五顏六色的歐泊化動植物怎麼形成的呢?
如果能讓恐怖的骨頭變成靈動的歐泊,那是多麼奇妙的事情。
圖1/2為歐泊化的貝類化石,圖3為澳洲龍蝦祖先的斷臂化石。
那我們就來說說,怎麼才能讓屍骸歐泊化。其實在澳洲, 有很多動植物的殘骸被歐泊化,其中有蝸牛、貝殼、動物的牙齒、骨骼, 甚至還有植物的果實(圖4/5/6), 但全球範圍內最常見到在澳洲閃電嶺附近才有產出, 所以首要任務是移民澳洲閃電嶺或者土葬在那兒。
第一步,怎麼才能變成化石?要知道,自然死亡後光變成普通化石的難度都很大。 首先遺骸要被迅速埋葬,不能被其他生物或者機械力破壞。埋藏環境要穩定, 泥沙要十分細膩。這樣才有機會變成化石。這只是第一步, 變成化石的幾率應該是很低的,具體數字我不清楚,姑且按千萬分之一吧。
第二步,倒模子。通常化石的形成是由於動植物殘骸在漫長的時間里被侵蝕掉, 周圍泥沙細膩堅固,完整的保留了殘骸的外部形態。 然後富含鈣質的液體滲入殘骸空腔,逐漸沈積最終填充滿整個空間, 類似於倒模鑄造的原理,所以這叫做模鑄化石。 澳洲閃電嶺特天獨厚的擁有富含二氧化矽膠體的滲入流體。 滲入殘骸空腔的二氧化矽膠體流體逐漸沈積,填滿整個空間, 完成硅化化石也就是蛋白石化的過程。其實到這步就已經很了不起了。
第三步,上帝的金手指。歐泊是具有變彩效應的蛋白石。 蛋白石很常見,但只有萬分之一的蛋白石才會有變彩效應。 這要求沈積下來蛋白石結構中的二氧化矽粒徑一致, 而且球的大小變化於150~ 400 nm, 在400~ 700 nm範圍內可見光發生衍射作用產生變彩。 這些就只有上帝才能控制了。
第四步,萬事俱備,就差時間了。 澳大利亞歐泊被稱為「沈積型歐泊」 , 主要賦存於中生代盆地沈積岩中。 中生代的年代為2.52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。 所以至少埋藏6600萬年並且不被地質活動破壞, 這種幾率低到無法估量。 所以被歐泊化的大都是牙齒、下齶等比較堅硬的部位。 人類最有可能被保留下來的,恐怕只有一副歐泊牙齒了。 講了這麼多,無非是想說, 依靠自然的力量完成歐泊化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!
不過現在是科技的時代,你要你願意,把骨頭倒模了, 想什麼化都行,黃金化、鉑金化……也是很開心的一件事。
圖7,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單孔目哺乳動物-STEROPODON GALMAN。 早白堊紀,1.46億年前。 原始的骨骼和牙齒材料已經消失, 完全被蛋白石取代,保留了每一個細節。
圖8,為白堊紀的蛇頸龍,頭部和牙齒完成歐泊化。
圖9,來自澳大利亞閃電嶺附近的Wee Warra礦區, 化石屬於新命名的恐龍物種Weewarrasaurus, 大約相當於拉布拉多獵犬的大小,它的後腿走路, 還有一個喙和牙齒,用於啃食植被。上齶部分有歐泊變彩。
|
2023-01-25 |
|